這篇文章是我在2008年六月參加逢甲的創業競賽研討會時發表的
感謝賴炎卿老師的賞識
在此與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前言
本人在大二開始(十年前),開始大量的參加比賽,其中有不少是創業比賽。
很多創業比賽主辦單位、學校,會邀請業師來指導參賽者,這種機制讓許多參賽
學生(包括我在內)印象深刻,並讓參賽者在踏出校門前,就能學習到許多學校學
不到的知識經驗學習。過去十年,本人擔任過參賽者、比賽主辦者、指導者、評
審…等工作,頗能了解這些角色間的落差,本文即在探討業師與參賽者的溝通落
差,並提出本人之淺見,希望能夠讓業師與參賽者未來的溝通更加順暢與和諧。
比賽環境帶來的溝通落差
在比賽的環境裡,有兩項極難克服的狀況,也是造成溝通落差的主因,在這
裡首先提出。
1.時間太短
比賽的環境裡,業師可能出現的機會是研習營或是比賽會場,加上比賽隊伍
眾多,每個團隊分配到的業師時間都很有限。能完整聊上半個小時,就算是件很
奢侈的事了。偏偏創業這件事,又不是三言兩語講得清。因此大多數的溝通落差
起因就在於時間太短。
2.把關者與指導者不分
許多比賽主辦單位,希望評審在比賽簡報進行後,利用Q&A時間,或是書面
審查意見的形式,給予參賽者意見。不論何者,都容易因時間太短產生許多代溝
與誤會。再者許多業師評審會搞不清今天到底是該擔任把關者還是指導者。如果
是前者,重點在於篩選出好的作品,參賽者是否有所學習,非主辦單位辦比賽的
重心,也非評審業師的責任。
如果是後者,業師在篩選作品的過程中,必需得費
心指導與鼓勵,尤其是要懂得鼓勵,這樣才能達到比賽單位所期望的學習或推廣
效果。有些主辦單位在這方面,未來跟評審業師妥善溝通,反而在比賽過程中,
嚇跑了許多同學,不但讓參賽同學沒學到東西,並且自信心受創,甚為可惜。在
過去的比賽中,很多主辦單位並沒有這樣清楚的認識與溝通,甚為可惜。
參賽者眼中的好業師
1. 具有耐心
年輕學生對於創業知識就像一張白紙,因此特別需要有人耐心的教導。不過
耐心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有耐心不厭其煩的業師,當然特別受歡迎。
2. 肯放下身段
受邀前來指導的業師,大都具有一定的社經地位,肯放下身段跟學生打成一
片的業師,當然特別受到歡迎。當學生知道眼前這位年齡、收入、地位跟自
己差距很大的社會人士,拉下身段與自己溝通,年輕學生是懂得感激的。
3. 能用學生聽得懂的語言
前述兩項優點對很多業師而言,是直覺性反應。不過要用學生聽得懂的語言,
就得特別去學習、聆聽與觀察才能做到。關於這方面,本人建議當您在指導
時,可以細心觀察學生的反應,甚至在你指導完後,請學生們用他們的話,
把剛剛指導的內容再說一遍,您會不難看出溝通落差在哪。
參賽者眼中的爛業師
大多數願意響應號召,願意來指導年輕人的業師,我們都該給予贊賞與肯
定。不過有些業師可能脫離學生生活很久了,一時疏忽,讓自己變成了惹人嫌的
老怪物,這裡是我搜集並觀察到學生們最不喜歡的幾種業師型態:
1. 只知批判、沒有指導。
學生作品成熟度低,怎麼看都是缺點一大堆,怎麼批判都有道理。這些甚至
不用業師點出,學生自己心裡也明白,但是要怎麼改進,如何改進這才是業
師指導重點,這也才能看出業師的功力。
2. 易怒、不耐煩、歧視年輕人:
以下是這類業師常說的話,這類業師為數不多,但還是會聽得到:
「看了你們這些BP真是讓我氣死了。」
「你們寫這什麼東西,簡直是在浪費我的時間。」
「真不知道你們這些草莓族,腦袋在裝些什麼?」
3. 喜歡炫耀而不是指導
孟子有云:「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許多業師在年輕人面前喜歡大放厥詞,
誇耀自己過去的功績。身為參賽的年輕學生,礙於彼此身份差異,大多也只
能乖乖「受教」,也因此讓這類業師以為學生喜歡聽他們炫耀,容易造成惡性
循環。這類的業師當然對學生的幫助不會太大。
給業師的建議
如果您真的很有心,也願意花時間來指導學生並成為學生眼中的好業師,這
裡獻上一些本人的淺見:
1.把參賽者當成是鄰居的孩子或姪子姪女
為什麼不把參.者當成自己的孩子或學生呢?
許多人教訓起自己的孩子和學生,是十分嚴厲而且絕不手軟的。在比賽場合
中,大家萍水相逢,實在沒有必要貫徹「愛之深、責之切」這類的信條,把這些
陌生年輕人視如己出。我建議您可以把參賽找當成鄰居家的孩子或姪子姪女,看
到這些孩子犯錯或是有不對的地方,您可以很有愛心的指點他們。如果受教的
話,您可以更深入的指導。如果不受教,笑笑說聲:「你參考參考。」不必太過
堅持與執著更別動怒。說白了,那畢竟是別人家的孩子嘛,何必那麼在意呢?
2.請仔細聆聽完學生的狀況與問題後,再予指導。
在醫院裡,如果醫生還沒聽完病患的敘述,就馬上開立處方,這不會讓病患
覺得醫生醫術高明、未卜先知,反而讓病患覺得醫生態度敷衍,沒有耐心。同樣
的,業師唯有在仔細聆聽學生的敘述後,才有可能做給予正確的指導與建議。過
去經常發現,很多業師可能迫於時間壓力,還沒聽完學生敘述就馬上滔滔不絕的
發表高論,這樣不但效果不彰,也很難獲得學生的尊重。
3.了解自己何時是把關者、何時是指導者。
一如前文所述,把關者與指導者的職責不同,所採用的語言與態度也該有很
大的差異。但在比賽中常混為一談,導致彼此關係緊張。如果您是擔任評審,建
議您問清楚主辦單位,您的定位到底是把關者還是指導者。如果比賽單位也弄不
清楚,當您在跟參賽者溝通的時候,您不妨表明:「現在我是站在比賽把關者的
角度問你……」或是「現在我是站在指導者的角度給你建議……」如此應可讓雙
方的溝通更加和諧。
4.使用學生的語言與思考邏輯。
「你們把我們這些評審當作創投來溝通就可以了。」這句話在我十年前參加
創業比賽時,就經常聽到許多業師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但是這句話只是會讓學生
更茫然,大多數的學生在學校的環境中長大,一輩子都沒見過「創投」,今天突
然聽到這句話,只是讓學生們更茫然,更不知怎麼對眼前的這些業師們溝通。所
以在我的書中,我會請學生把評審當作鄰居的長輩們來溝通。
當您發現學生犯了些可笑的錯誤時,請先不要把學生當成笨蛋,不妨再進一
步好好思考,為什麼(這麼多)學生會這樣想,他們背後的邏輯是什麼。了解學生
的語言與思考邏輯,會對您經營年輕市場或是與自己公司內的年輕員工溝通更有
幫助。
5.懂得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
「不過就幾十萬,你們就湊一湊先去申請一家公司嘛。」
「你們每天下課都可以聚在一起討論,交男女朋友這種無聊事先丟一邊啦!」
大家都當過學生,但是當業師們指導同學們的時候,好像都忘了當年當學生
的心境與苦處。都是用現在社會人士的角度給予建議,請您在指導前,不妨回顧
您在當學生時的心態,再把專業的知識用上,肯定讓您大受歡迎。
6.跟年輕學生一起學習
這句話在過去經常在創業比賽中的業師分享中聽到,但是唯有認真做到以上
五點,才真的有可能達到一起學習的目的,不然就只是句場面話罷了。
7. 創業與比賽分開教
比賽要贏跟未來創業成功是完全兩碼子事,以本人為例,本人擅長的是:在
比賽中,短時間內有效的達成溝通目的,所以我會教導學生許多這類的溝通技
巧。這些技巧對於比賽的助益遠大於創業。至於創業的內容,我一定要參賽學生
去問其他比較專業的業師。本人過去就常發現,在比賽的指導討論過程中,許多
業師把比賽的技巧與創業的技巧混為一談,讓學生們很混淆,降低了溝通的成
效。其實在溝通時,業師只要特別說明,現在給的建議是針對比賽,或是針對學
生要真的去創業來說明,應該就會清楚許多。
給同學的建議
1. 不要專找「大老」問問題
很多有經驗的主辦單位,會特別找尋年輕的企業家,來擔任同學的業師。不
過沒經驗的同學往往很勢利眼,甚至可以說狗眼看人低。只喜歡去找大公司
的老闆、總經理、董事長指導。如果今天有個為期兩年的機會,讓我選擇跟
在郭台銘先生身邊,或是一位剛成立三年的企業老闆身邊實習。我肯定會選
郭董,在這兩年內,我一定可以大開眼界,而且學到的可能不只是管理,還
有道理跟哲理。不過在比賽當中,往往只能跟業師談不到一刻鐘的話,這時
候有經驗的參賽者就知道,要找背景差距不大的年輕業師諮詢。大老型的業
師,大多高瞻遠矚,講的大多是世界趨勢,大方向的經濟剖析,雖然精彩但
是對於實務上的幫助並不大。比賽的環境裡時間很短,最好找些能跟你好好
溝通的人,跟他請教問題。不過在會場裡,如果有機會碰到這些大老闆,請
務必記得去換個名片,這樣難得認識人脈的機會,絕對不可放過。
2. 請問聚焦並整理過的問題
在比賽的會場裡,很多同學事前沒有事先做好準備,所以到了會場就算碰到
學富五車的業師,也沒有什麼問題好問。或是隨便擠出一些臨時想到的問題
來問,想到什麼就問什麼,根本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這些問題往往很發散,
像是:
「您覺得,我們這個團隊,該從事那方面的事業呢?」
(這早該在來此之前,你自己想好才對吧!)
「我們的財務該怎樣規劃?」
(你應該先整理出一份財務報表,然後再請教業師報表中有疑問的地方。)
「您覺得,我們這個團隊該怎樣贏得這個比賽呢?」
(用速讀把《比賽高手一本通》讀完,也要半小時啊!這叫業師怎麼回答呢?)
在此給予同學們幾個問問題的技巧,第一先預估對方能給你你的應答時間,
第二再考慮問什麼樣的問題。
在會場,通常時間很短,我們就要問能在短時間內,對方回答得了的問題。
當然問題也要經過篩選跟聚焦。問一堆漫步雲端的問題,只是浪費時間甚至是在
評審面前丟臉。
3. 要有禮貌
業師指導你是恩惠與緣分並非義務,大多數的同學都會知道感激,並表現出
應有的禮儀。讓業師們留下好印象,對你將來升學、求職、創業絕對助益良多。
4. 要懂得篩選答案
在業師群的指導下,經常發生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裡的狀況。就拿我過去
參賽經驗為例,在企業識別的部份,一家新公司該如何命名,長期以來一直有兩
派說法。一派是說,公司的命名最好跟初期的產品有密切關連性,這樣消費者比
較容易有深刻的印象。另一派說法是,公司的命名最好有遠見一點,不要被初期
的產品給挶限了。同學要知道的是,業師在這裡是顧問的角色,不是「神」(就
算是他身兼比賽評審),給的意見更不是聖旨或是神喻。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
與企劃的骨幹,讓業師的意見附著在你的骨幹之上。如果盲目聽從業師群的意
見,整份企劃書就會變成多頭馬車或是四不像,那反而失去了跟業師學習的意義
了。
選擇業師的迷思與建議
這段文字是給予學校或是比賽主辦單位,當您準備要邀請業師時參考用的。
上文已經列出許多學生心目中的爛業師與好業師的標準,這裡再給您多一點建議
以供參考。
1.「大老」不一定最好:
年紀大、資格老的業師,往往是主辦單位很想邀請的對象。但是年紀一大,
無可避免的代溝就大。而且這類業師,有時派頭也大,不見得好配合。這類董事
長、總經理,往往很難花下三兩天的時間去配合研習營的活動,遲到早退更容易
造成管理上的困難,更別說要去邀請時,可能得動用許多人脈勸說,因此欠下不
少人情債。花了許多力氣,卻不一定對學生有幫助,「大老」是否真的這麼管用,
值得深思。畢竟我們要找的是業師,不是創業楷模。
2.請選擅於溝通者:
在本文中不斷地提及,在創業比賽中,處處都有時間壓力,如果評審是不擅
溝通者,話老是說不清楚。就算他是個成功的企業家,卻不見得是位好的業師。
這種業師在比賽的環境中,也可能因為自己的口拙而感到挫折和氣結。
3.多找些青年企業家:
青年企業家與學生間的語言代溝較少,而且環境背景比較類似。許多上了年
紀的企業家的創業年代,離年輕學生太遠,聽起來可能跟神話一樣遙不可及。年
輕的企業家,可能創業三、五年,所碰到的困難及產生的經驗都是比較符合當下
的狀況,對年輕學生是比較有幫助的,也比較容意產生共鳴。
4. 請學生填問卷
如果比賽單位有長期經營的打算,可以仿照學校的教師評鑑制度,請同學們
對於業師的指導給予意見,當作主辦單位下次聘請業師的參考依據。
結論
在本文中,本人不斷提及許多業師與參賽學生的溝通落差,都起因於時間太
短,在創業比賽進行前,不妨利用一點時間,將本文中所提及的建議用書面的方
式或是利用開幕式告知業師與參賽者,相信可以更有效的促進雙方溝通,讓整個
創業學習的成效更為顯著。
作者簡介
符敦國
過去曾於康軒文教、工研院創意中心、理律法律事務所等單位任職。於學生時期
大量參加各類創業、創意競賽,各領域獲獎達二十幾項。其後將各類參賽經驗彙
整於專書《比賽高手一本通》(2007年8月 城邦出版)。敦國也不斷在各大專院
校演講,除了傳授參賽祕訣;更鼓勵年輕學生利用比賽學習並探索自我,目前於
紐約州立大學攻讀「創意研究」碩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