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幼獅文藝 2008 5月號 專欄--友不直友諒有多聞


友不直友諒有多聞

  

我想本書的讀者,應該都曾為了國文考試苦背過下面的這段話吧!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說真的這段話背背就好,不必太認真,因為我就是這句話的受害者。

 

【友直讓人難過】

我大學的時候,日子過得很辛苦,日子過得辛苦的原因,大多數來自於感情不順遂。若是你曾看過我前年上「我猜我猜我猜猜猜」(1),我在節目裡說過,大學的時候我曾表白七次失敗過。最難過的時候甚至憂鬱到要去看醫生的傾向。後來想想,之所以會這麼憂鬱難過,似乎不是因為那些拒絕我的女生,而是我身邊那些友直友諒友多聞的「好」朋友。 

我想很多人在心情低落時,除了想砸桌子罵髒話外,大概都會跟我一樣,想找朋友談談,想要聽聽點意見或是單純抒發一下。以我為例,我在剛進大學的時候,一直以為自己應該是個頗具身價的單身漢,好說也應該是個人中龍鳳。但是七連敗後,就自卑的跟條蟲一樣。所以常跟朋友吐苦水,吐久了,朋友們似乎也煩了,於是他們都會用這樣的對話開場:

   

「敦國,你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想要聽聽實話嗎?」

「敦國,既然我們是好朋友,那我就直說啦…」

當時的我很急於改變當時的慘狀,所以通常都會很積極的希望別人給我些感情上的意見好讓我改進,不再當隻可憐蟲。

    「你啊!說話速度老是太快,會讓人感覺不誠懇…」

    「衣著是第一印象,你這方面真的要好好改改…」

    「你看你,這麼挑吃,難怪沒女生會喜歡你…」

 

        那時,我只要碰到還算熟的朋友我就會問:「我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嗎?你認為為什麼我會沒有女朋友呢?」

    尤其對方是女生的話,我會問得更加仔細,也更重視她們給的意見。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真的不問還好,一問下去一堆負面的回音,讓我完全招架不住。本來七連敗已經夠難過的我,當下又被朋友批得體無完膚。尤其有一句名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更是將我從失拜的深淵推入了自卑的地獄。

 

【可憐之人有時只是很倒楣】

    

         當時我很可憐,也自覺很可恨。不但沒有女生喜歡我,連我自己都開始討厭起自己。我覺得我是個滿身缺點的人,一大堆缺點都要改進。我很不快樂。尤其是當我面對那些好朋友的時候。一個值得玩味又矛盾的好問題出現了:好朋友應該要「友直」,要說實話。但是這些實話,讓我好難過,而且有些建議還是矛盾的。例如:有人會告訴我:「敦國,既然感情這方面這麼不順遂,乾脆就先放著不管,先好好衝刺學業事業。」

    但又會有人告訴我:「敦國,既然感情已經受過那麼多挫折了,可見真愛應該不遠,你該繼續勇於嘗試。」

 

    這下可好,這些「友直」的朋友,不但傷害我更深,還又讓我更徬徨,不知未來到底該如何是好。

 

    事隔多年,我走出感情的創傷,與朋友回顧那段時光,我們發現要是再給我們同樣的時空背景,我們應該可以有更好的溝通模式,不會讓我這麼受傷。這裡我把我們的討論結果跟各位分享:

 

【幫朋友找出優點才是王道】


         如果我問你你的優點有那些?你可能寫五分鐘,就會停筆了。但是我如果反問你,你的缺點或不足之處有那些?你大概可以寫上三天。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我們該去發揮那些已知的優點呢?還是該去補強那一堆「罄竹難書」的不足之處?我相信前者會容易得多吧!

一位好的經紀人,一定是懂得去挖掘某位藝人埋藏在深處(可能連本人都不知道)的潛力。如果你真的有心幫你的朋友,請你要當一位好的經紀人與伯樂。別像我當年那些朋友一樣,只會數落我的不是。說白了,罵人誰不會,要幫助人不簡單。

 

【好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的意願之上】

        這也是真實發生在我身上的案例,我計畫要去美國讀研究所很久了,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正在計畫去美國拜訪一些我可能會去就讀學校的教授。一些曾經留學英國的朋友,就極力勸阻我,並告訴我其實留學英國會是更好的選擇,例如英國學費比較便宜,大多數的碩士只要一年就可以修畢……等等。

   

    我當然知道這些朋友給我這些意見是好意,但是我已經決定要去美國了,畢竟我已經籌畫這麼久了,不可能因為對方幾句話,我就整個一百八十度來個大翻盤。看到這些朋友滿腔熱血地在我面前,告訴我英國有多好多棒的時候,我感覺真的很不耐煩,真想叫他閉嘴。

 

        我的朋友也沒那麼「白目」,他也觀察到我的不悅,於是補充一句:「只是說些意見給你參考參考啦!最終還是你自己下決定嘛!」我臉上笑笑地謝謝他的好意與意見,心裡卻在O.S.:「我不是早告訴過你,我已經『決定』要去美國了嗎?」

 

        可能很多人都有一種觀念,身為一位好朋友,我們不能坐視朋友做些蠢事而不去阻擋。這種觀念,基本上我是贊同的。但是要有個大前題,你要很確定你朋友做的是「蠢事」。像是:「吸毒」、「酗酒」、「飆車」。碰到這種狀況我們當然要拼命的去勸阻,不能讓朋友掉入火坑。但是像「選擇A當男友而不選擇B」,「選擇上A大學,不去上B大學」,這種決定一定會是蠢事嗎?就像我去美國念書的決定,一定會比去英國差嗎?我相信我朋友也不敢保證。只是在他的理念裡,他「相信」去英國應該會比去美國好。

 

    我相信你可能當過我這個角色,也當過我朋友這種角色。我很早就學會面對這種尷尬的狀況。就是利用我小標上的這句話當準則…

    

首先確定對方的意願為何,如果對方已經深思熟慮下了決定。那我們就不要給他「翻盤性」的意見。以剛剛為例,我已經決定要去美國了,朋友一直囉我去英國,就顯得他很討厭。不過如果我朋友這時順道告訴我,他去美國的經驗,或是辦美國簽證或是買美國機票的意見,我會很感激。因為他的意見是建立在我去美國的意願之上。

 

【沒有建設性的意見等於囉嗦】

    
       
同樣是去美國這檔事,我那位朋友又給了我以下的意見,這些意見雖然不是翻盤的意見,某種程度也算是建立在我去美國的意願之上,但是我真的覺得好囉嗦…

 

    「去美國一趟很貴喔!你要規劃好喔!不要冒冒然然去,結果白跑一趟。」

    「你去拜訪教授要先跟教授約好喔!他們不可能都在辦公室等你來敲門的。」

    「你不是有很多演講嗎?要記得把時間調開,不要跟去美國的時間衝突。」

   

        這些意見或是叮嚀,我知道是出於關心,但是一點建設性都沒有,讓我感覺很囉嗦。這種囉嗦的感覺,就像是父母在你匆匆忙忙趕著出門時,不斷地說: 

 「錢要帶夠!」

 「我們家最後一班公車是10點半收班喔!」

 「搭捷運用悠遊卡比較方便。」

 

  聽到這些叮嚀,我想大多數人並不會放下包包轉身擁抱父母,痛哭流涕感激地他們長年的關懷。反而可能會摀著耳朵,趕快把鞋穿上往門外衝。而且心裡不斷OS:「你們當我白癡還是三歲小孩嗎?」

    

你應該不想被你的同輩好友把你當成囉嗦父母來對待。如果你幫不上忙,就祝福對方就好。沒有必要硬擠出些有的沒的意見,一方面可能會展現你的無知,再來只會顯得你的囉嗦!畢竟「你能不能給點意見」這句話,往往只是隨口說說的客套話,別人不見得真的需要你的意見。

 

【不接受你的意見並不代表否定你】

      我是個挑吃的人,所以往往很害怕受邀到別人家去吃飯。

    「敦國你真不給面子,我辛辛苦苦做的這茄子燉肉你為什麼不吃呢?」

      ~我也不是故意不賞臉啊!可是我真的一聞到茄子的味道就想吐。
      每次面對「不給面子」的指控,我都覺得很無辜。(這也是為什麼我寧可自己做菜請別人來我家吃的原因)


       
如果你同情我的立場,那麼下次要是有朋友不採用你的意見的時候,請你也不要覺得太受傷。不接受你的意見的原因可能很多,不是因為「你這個人」有問題,更不是否定你或瞧不起你,也千萬別因此動怒或認為對方心胸狹小沒有雅量接受他人意見。就像我剛剛舉的例子,如果我去美國的機票都已經買了,那我又怎麼能接受去英國這類的意見呢?

 

【在你給任何意見前請先懂得聆聽】


       
就算是名醫,在看診的時候假如還沒聽你把病況說完,就開完處方了,你一定很火大。你不會覺得:「哇!神醫,居然在我還沒說完之前,就對我的病況瞭若指掌了。」你一定會懷疑,他到底有沒對症下藥。

 

         如果你真的希望你能擔任朋友的「心靈捕手」,在你給任何意見前,請先完整地聽完他的狀況與想法,再下你的處方不遲。

 

【仗義不執言】


       
幫助朋友當然是好事,我這篇文章的宗旨是希望大家知道,當你希望幫助別人的時候,你是在行銷你的理念。既然是行銷,就可以多多運用你的多手法、技巧與創意,千萬不要莽莽撞撞「執言」或是「直言」,這樣只會讓你變得討厭。

   (1)想重溫敦國上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請上我的部落格

http://kevinfu.blog.youthwant.com.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